当前位置:首页 >> 黑子赤瓟

任耀穷山沟致富领路人直立省藤

2022-07-28 04:02:23  壮族农业网

任耀:“穷山沟”致富领路人

在保定西部山区,一个人和一个村的故事广为流传。  这个人叫任耀,这个村是保定市涞源西道沟村。  这个人在这个村导演了一幕现代版的“山村巨变”:他带领乡亲们把“耕地山梁挂、吃水山沟爬、行路坑坑洼、有女村外…   在保定西部山区,一个人和一个村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
这个人叫任耀,这个村是保定市涞源西道沟村。

这个人在这个村导演了一幕现代版的“山村巨变”:他带领乡亲们把“耕地山梁挂、吃水山沟爬、行路坑坑洼、有女村外嫁”的穷山村,变成了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。

这个人和这个村的故事得从30多年前说起……

1978年,在部队服役6年的任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道沟村。这里是太行山里一个十年九旱、“吃水贵如油,吃粮都发愁”的小山村。也是在这一年,乡亲们推选他为村党支部书记。

当时全村老少排队守着一口浑水井过日子,打上一桶水沉下半桶泥,吃水是村民生活的大问题。任耀看到这些,暗下决心,“一定要为乡亲们打一眼井!”

在山区打井,找井位是个难题。任耀白天背上一壶水,陪着请来的专家,爬山越岭,实地勘察,不知道走了多少路,只记得胶鞋磨穿了好几双;晚上在灯下绘制示意图,多少个不眠之夜使他30多岁就成了个“黑老头”。

井位定了,可村里一穷二白,没有任何经济来源,打井资金又成了“拦路虎”。为了筹钱,他跑科局、找企业,四处“化缘”,寻求援助,当起了“叫花子书记”。时任水务局长的任生桥永远都记得,任耀送给他的一个特殊的礼物一瓶生有浮游生物浑浊的“矿泉水”。他说:“局长呀,看着乡亲们连这种水都快吃不上了,我急呀!”看到他的一片诚心,各方向他伸出了援手,5万元的工程款终于筹集到位,饮水工程总算开钻动工了。

任耀不怕吃苦,就怕花了不少钱,井打不出水来。怕啥来啥,连续打了3口土井,2口机井,都没出水,面对着一口口干井,他的心像刀绞一样。再三考虑后,他决定关掉自家刚见效益的瓦厂,把保证厂里的生产用水的大口井捐给村里,让老百姓先吃上水。可这种想法妻子坚决反对:“瓦厂是咱家的命根子,你把井让出去,瓦厂就得关,你让我们娘儿几个吃啥喝啥!”他不顾家人的反对,把水井捐给了村里。捐井那天,大家提着桶高高兴兴地去打水,而老伴却坐在自家门口,望着瓦厂的方向,默默地流着眼泪。

群众的饮水问题暂时缓解了,但要从根本解决群众饮水问题,必须继续打井找水。他又多方找水利专家论证、勘测,历经两年零七个月,第三口机井打到200多米时,终于出水了,全村人高兴的欢呼雀跃,可这位七尺高的汉子竟躲在办公室的角落里哭了。几年来,村里先后打了10口井(4口机井,2眼土井,4眼大口井),铺设管道7000米,实现了自来水入户,解决了老百姓吃水难问题。

在解决乡亲们吃水问题的同时,任耀还在和人见人怕的“穷”斗狠。西道沟村穷,穷就穷在山多无矿,滩多无田,老百姓守着人均不到一亩的“手绢田”过日子。

俗话说: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,西道沟村要想富,只有在土地上做文章,向大山要效益。在反复考查论证基础上,任耀提出了“吃粮靠村南,花钱靠村北”的发展思路。

他带领群众冬战三九,夏战三伏,长年干,不间断,向山沟河滩要耕地。肩挑车推,用双手终于在穷山僻壤间平整土地1300多亩,修筑护地坝1500多米,硬是把荒山沟变成了花果山,干河滩变成了“米粮川”,人均耕地由1.5亩增加到3.5亩,粮食增产一倍还多,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。为了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,他带领群众大搞荒山综合治理和结构调整,栽植大杏扁近5万株,速生核桃等果树3万多株,栽植油松、刺柏近10万株,建蓄水池5个,为老百姓建起了“绿色银行”。如今的西道沟村,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,村内全部修通了整洁的水泥路,建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,拥有图书1万余册。

老百姓不愁吃不愁穿了,任耀又把目光放在村里的长远发展上,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,建设“玉皇山精品工程”,发展生态农业、旅游观光农业,在全县率先建起了集采摘、餐饮、旅游、住宿为一体的千亩生态园。

“过两年你再来西道沟,还会再变一个样!”任耀对村子的未来充满憧憬,充满信心。

微机控制拉力试验机

济南中创试验机

球笼扭转疲劳试验机

补偿器耐久疲劳试验机

铸铁焊点扭转试验机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